保定的易县有一座狼牙山,其主峰顶着一块巨石,上面刻有横竖的线条,很像棋盘,人称棋盘坨。相传,古代两位仙人张国老和铁拐李曾在此下棋,“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西汉时期,汉武帝的孙子郎山君因巫蛊之乱,远遁此山避难,故名郎山。因郎与狼谐音,亦称狼山。
其实,真正让狼牙山名声大震的,不是仙人下棋,也不是郎山君避难,而是八路军的五壮士。写到此,我忽然就想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想到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易县慷慨悲歌之士似乎更多。那条日夜流淌的易水河,冲出了多少从容赴死的勇士;那座巍峨耸立的狼牙山,走来了多少为国献身的英雄。
在我们伟大祖国,特别是我们河北的大好河山中,让我怀有某种敬意的有不少地方,比如承德的塞罕坝,我敬佩塞罕坝人战天斗地,从一棵树变成百万林的“塞罕坝精神”;再比如秦皇岛的山海关,我惊叹于雄关地势之险要,不愧为“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但是,对狼牙山不仅是敬意,而是敬畏了。
我第一次爬狼牙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会儿还在位于保定的某大学中文系读书。
记得是年的春季,我们中文系七九级团支部准备搞一次春游活动。究竟去哪呢?因为我从小在保定长大,对保定周边的情况比较熟悉,便对团支书建议,可以到易县狼牙山,既是一次春游,也是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团支书听了说,好,咱开个团支部会,如果没啥意见就这么定了!
那天早上五点半,我们租用的公交车就到学校门口了。报名去狼牙山春游的有六十多位同学,大家相互拉拽着挤上了车。
汽车沿着城郊公路一路西行,穿过满城县城才向北拐。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山区公路不仅路窄,还崎岖不平。我父亲那会儿就是省公路局修公路的。我曾问过父亲,为啥咱们国家的公路那么难走?父亲说,主要是没钱呗。国家没钱修路,能凑合就凑合了。
我站在车窗前,看着外面连绵起伏的群山,不由就想到了那个尽人皆知的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