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践行塞罕坝精神铸就乌兰坝风采

践行塞罕坝精神铸就乌兰坝风采

—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纪实

塞罕坝,全称塞罕坝机械林场,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北部坝上地区。三代塞罕坝务林人,55年艰苦奋斗,将昔日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荒原,建设成为百万亩人工林海,谱写了新中国生态建设不朽的绿色篇章。

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精神,是塞罕坝务林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异常艰苦条件下治沙造林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全中国务林人共有的精神特质。

在我市巴林左旗北部的大兴安岭南部山地,有一片名为“乌兰坝”的山地林区,该地区位于塞罕坝东北方向多公里处,纬度比塞罕坝高2°,海拔在~米之间,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全年大于6级以上的大风天数平均79天左右,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5倍。冬季漫长而寒冷,降水量少;春季气温低,植树季节比植树节晚一个月。

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茫茫林海。

从年乌兰坝林场组建,到年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及今,五十多年来,三代乌兰坝务林人始终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极其艰苦的经济条件下,累计营造人工林36.1万亩,创造了高寒山区荒原变绿洲的人间奇迹。

记者在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时,管理局副局长姜志给记者提供了几张他搜集的老照片,照片中人们植树使用的工具只有铁锨镐头,其中一张照片是3个并排的马架子窝棚,窝棚都是用泥土抹顶,那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林场职工春季上山植树造林住宿的地方。通过这些老照片,当时植树造林的艰苦程度可见一斑。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乌兰坝林场职工上山植树住的临时窝棚。

那时候,每年4月15日前后,林场职工几乎全体出动上山栽树,离护林站近就吃住在护林站,离护林站远就住临时搭建的窝棚,窝棚里铺些麦秸子,麦秸上铺一排木棍子,木棍上边铺上行李就是床了。

早晨天不亮出发,晚上天擦黑才收工。那时候春天风大,几乎天天刮沙尘暴,黄沙漫天,刮的人们个个像个土人。出于防火需要,野外不能生火热饭,大家中午在植树现场啃玉米面干粮、就咸菜疙瘩喝凉水是常事。

为了提高植树造林成活率,无论领导干部、技术人员还是普通职工,大家都集思广益,不断摸索总结经验,陆续总结出了“三埋、两踩、一提苗”“顶浆(地反浆时节)造林”等窍门,和“适地、适树、适种源”选苗原则,使造林成活率平均保持在85%以上,一度创造出高寒山区春季造林成活率新高度。

与植树造林热火朝天场面形成鲜明反差的,是林场始终拮据的经济状况。

乌兰坝国有林场虽然是事业单位,但实行企业管理,职工工资财政没有拨款,来源全靠林木采伐和副产业养鹿的收入。到年,国家天然林限伐,鹿场经营销售也持续下滑,职工开始纷纷下岗。

“那个时候是林场的最艰难时期,大批职工下岗自谋职业,使林场的护林工作面临严峻考验。”提起林场曾经面临的困难和曲折,保护区林业正高级工程师盛钰平记忆犹新,他说,林场的森林保护工作能够平稳渡过那段艰难时期,靠的是务林人的牺牲和奉献精神。

年,大批林业职工开始下岗自谋职业,林场将护林站改为家庭护林站——一个人护林,月工资元,但为了“稳定军心”,必须全家上山。直到年国家实施重点公益林划分和补助政策后,大批下岗职工陆续召回,家庭护林站才取消恢复成过去的护林站,但护林员工资也只涨到每月七八百元。直到年国有林场改革定性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林场职工的工资才开始按档案工资兑现。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乌兰坝林场职工植树造林现场。

五十多年来,尽管环境条件艰苦,经济条件艰难,但乌兰坝务林人对森林的保护从未松懈。

森林保护的难点不但是防火,禁牧、防盗伐盗猎也需要高度责任心和艰苦付出。过去附近群众经济发展水平低,人越穷,偷牧、盗伐盗猎现象就越多,有的专门找下班时间起早贪晚甚至夜里行动,没办法护林人员就得跟着改变作息时间,发现苗头提前蹲守。

从年乌兰坝林场组建开始,历经“三北”防护林工程两期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国家公益林保护工程,从最初的满山整坡大面积造林,到后来林隙地见缝插针式造林,三代乌兰坝务林人始终奋战在生态建设与保护的第一线。

乌兰坝林场国家落叶松良种基地华北落叶松母树林。

到年林场核心区万亩被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前,林场.82万亩辖区面积的森林覆被率已达64.53%,森林活立木蓄积量超过万立方米。

经过50多年的持续建设和保护,保护区对地区涵养水源的作用日益凸显。发源于保护区境内的乌力吉沐沦河,流经旗内7个苏木镇,年经流量1亿立方米,汇入西拉沐沦河后注入西辽河,流域面积.9平方公里,成为西辽河流域人畜饮水和灌溉的珍贵水源涵养地。

乌兰坝林场国家落叶松良种基地观赏树种采穗园。

年12月,乌力吉沐沦河流域和流经境内的另一条河流沙里河流域,被原国家林业局批准建立内蒙古巴林左旗乌力吉沐沦河国家湿地公园。

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拥有高等植物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黄檗和紫椴。有脊椎动物29目81科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大鸨、黑鹤,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有天鹅、鸳鸯、草原雕、秃鹫、白头鹞、红脚隼、黑琴鸡、蓑羽鹤,国家二级保护哺乳动物有马鹿、青羊和猞猁。保护区已真正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珍稀植物的伊甸园。

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马鹿群。

据巴林左旗林草局有关专家介绍,林场万亩天然次生林、人工林等林草植被,每年可释放氧气80万吨,年吸收二氧化碳50余万吨。

乌力吉沐沦河国家湿地公园春来百鸟翔集。

另外,从年开始建设的乌兰坝林场国家落叶松良种基地,也已发展到亩的规模。43年来,良种基地累计向我国“三北”地区林业建设提供华北落叶松、兴安落叶松自治区级良种5.3万公斤,提供华北落叶松、兴安落叶松良种壮苗余万株。从年开始,每年还将提供槭树类观赏树种穗条条。

据《内蒙古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发展规划》,通过持续强有力的保护,到年,保护区的森林覆盖率将增长到90%以上,届时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综合生态效益会更加显著。

记者手记

内蒙古,祖国北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习近平总书记心目中的“万里绿色长城”。而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建设发展成为这座“万里绿色长城”的重要关隘。从年乌兰坝林场组建,到年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及今,五十多年来,三代乌兰坝务林人克服自然环境恶劣、生产生活物资匮乏等重重困难,始终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用青春换绿水青山,累计营造人工林36.1万亩,创造了高寒山区荒原变绿洲的人间奇迹。如今,乌兰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与阿鲁科尔沁旗高格斯台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北与巴林右旗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锡林郭勒盟古日格斯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经连成一片,一条横贯内蒙古中东部,绵延近千里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正在建成。乌兰坝务林人向党和人民交出了无愧于时代的绿色答卷。

来源:赤峰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286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