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名字中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全名可译为美丽的高岭清朝曾在此设立木兰围场,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地方,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端午放假期间,我们全家来到了美丽的塞罕坝,行进在路上,就看到一排排的人工林,茂密的草场,还有朵朵绽放的花朵,你很难相信几十年前的塞罕坝,沙地荒漠,寥无人烟的景象现在走在塞罕坝修得整齐的马路上,路边成片的野花,肆意地盛开着,路边偶尔会看到防火警示的巡防人员,看着整齐的树林和这么多人的养护,你才会深深的理解真正的塞罕坝精神,你才会为之感动,这片片的荒山,一颗一颗的树木,一片片的草地的来之不易。我们住在了塞罕坝围场小镇上,街道整齐干净,我们住在老板的家里,听着老板讲之前塞罕坝的故事,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没有粮食,没有房子,大雪封山,但是建设者身无一物从四面八方赶过来进行建设,通过几代人的建设,在极端困难的立地条件下,在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80%,简直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老板说,当时有请国外的专家来到塞罕坝,想要求教他们,希望能在防风治沙方面给一些意见,但是国外专家过来一看,直接说根本无法实现,后面靠着我们自己的援建者,终于把沙漠变成了绿洲,真的是深深为了塞罕坝艰苦奋斗,永不言弃的精神所感动。荒漠化的塞罕坝现在的塞罕坝,处处是绿色,处处是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