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想的沃野弘扬塞罕坝精神,推进生态

弘扬塞罕坝精神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采编:苏雅琳影像:王鹏辉播音:凯杰

观历史变局,树宏大史观,强红色信仰,让我们奔跑在思想的沃野上,辛勤耕耘、勇往直前。大家好,欢迎收听《新思想的沃野》栏目。

从北京一路向北,至河北省最北端,“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镶嵌于此,这里是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属的塞罕坝。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考察调研。

如果奇迹有颜色,塞罕坝的绿应该算一种。这颗“华北绿宝石”的故事,从一棵树说起。

“塞罕坝”是蒙语和汉语的组合,意思是“美丽的高岭”。早先的高岭有多美?有诗歌咏,“鹿鸣秋草盛,人喜菊花香,日暮帷宫近,风高暑气藏”,草肥林茂的自然风光可见一斑。

然而,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塞罕坝一带开围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生态日益恶化,渐渐成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

从地图上看,往北是茫茫沙地,往南是京畿大地,塞罕坝所处的位置,刚好是阻绝沙尘南下肆虐的一道门。百年间,这道美丽的生态屏障轰然倒下,风沙紧逼北京城。有人这样打比方:“如果这个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就相当于站在屋顶上向院里扬沙子。”

将时间倒转回上世纪50年代,原国家林业部决定在河北北部的坝上地区建立大型机械林场,改变当地自然面貌。

塞罕坝还能不能复绿,再现昔日风光?

希望,源于一棵树。

年,原林业部工作人员和专家在高寒雪原上踏勘了3天,终于,一棵活着的古松给出了树木可以在这里成活的科学见证。

变化,始于年。

这一年,塞罕坝林场正式组建。一支平均年龄不到24岁、共计人的创业队伍毅然走上塞北高原。年、年两次造林失败后,林场创业者们愈挫愈勇,重整旗鼓,在年春天,一场“马蹄坑大会战”大获成功,造林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塞罕坝活了。

从此,植树造林,重整山河。万亩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拔地而起,筑起为京津阻沙源、涵水源的“绿色长城”。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河北张承地区作出定位:建设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同步考虑解决京津周边贫困问题。年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和推动下,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将承德列为“京津冀西北部生态涵养功能区”。

担起更大的使命,面对新的召唤,塞罕坝人的绿色攻坚仍在继续。

有种传奇,是将黄沙荒原变为茫茫林海;有种传承,是一茬接着一茬干的绿色接力。

“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马蹄坑大会战”栽下的一片松林中,松涛阵阵,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长眠于此。此次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尚海纪念林,实地察看林木长势,了解林场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

苦心人,天不负。无数英雄的名字深深镌刻在塞罕坝林场创业史的绿色丰碑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在绿色发展方面搞上去了,在治理大气污染、解决雾霾方面作出贡献了,那就可以挂红花、当英雄。

年,塞罕坝群体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年,塞罕坝林场先进群体入选“最美奋斗者”……

“草木植成,国之富也”,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是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的需要。在山西右玉、在陕西榆林、在甘肃民勤……一代又一代人与沙害抗争,“绿色长城”不断在神州大地延展。

放眼这片“美丽的高岭”,一幅自然、人类、社会和谐相处的图景愈发亮眼。彼时的荒山已变满目青山,塞罕坝人守着青山,又发展出了金山银山。

近年来,塞罕坝林场不断探索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市场化新机制,将林场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得益于良好生态环境,林场周边乡村游、农家乐、土特产品加工等产业迅速发展,百万亩林海,打通了周边乡村脱贫致富路。

今年2月25日,塞罕坝机械林场等10个集体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如今,“塞罕坝”这三个字,已经不仅是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存在,更是一个绿色发展的美丽符号。

“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

排版/洪丹琪

文字/念洁琦

影像/网络(侵删)

责编/刘欣琪

审核/陈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67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