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家,安在美丽高岭的望火楼中国应急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www.xxzywj.com/m/

他们的家,安在美丽高岭的望火楼

■本报记者胥德义/文张洁/图

塞罕坝在蒙古语中意思为美丽的高岭,然而,在上个世纪60年代,这里只是高岭并不美丽,就是一片连绵的荒漠,毫无生机。针对这一情况,三代围场人凭着战天斗地的胆魄在这里扎根、拼搏,用60多年时间在一片荒漠中绘出了上百万亩林海画卷。

林海航拍塞罕坝机械林场提供

上世纪80年代,为了保证林区的防火安全,塞罕坝机械林场在这里建起了望火楼。最初望火楼由两个男职工坚守,后来为了方便生活,逐渐演变为一对夫妻一栋楼。

月亮山望火楼说起望火楼,总会有一声叹息。初建时期,在这里值守的人住的是马架子,喝的是雪水或场部送上来的水窖水。由于没有电,没有菜地,吃的都是放得住的白菜、土豆和萝卜。每年3月15日至6月15日是春季防火期,9月15日至12月15日是秋季防火期。一进入防火期,夫妻两个就扎进深山老林,除了场部定期送给养的人以外,什么人也见不到。夫妻二人白天眼对眼,晚上看星星。每天晚上9点至第二天早上6点,他们每一个小时向分场报告一次观测范围林区情况,其余时间每15分钟上报一次。几十年来,一批批夫妻观测员靠这样的“笨方法”,确保了险情能够第一时间上报到分场。

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考察时,亲切看望护林员刘军、王娟夫妇,详细了解他们的日常工作和饮食起居情况,称赞他们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守护了塞罕坝生态安全。

月亮山望火楼。丈夫刘军51岁,妻子王娟51岁

9月23日至24日,记者在总场消防队驾驶班班长邢利民的带领下,驱车多公里,遍访了覆盖整片林区的9栋望火楼。一路上,这位“林二代”一直向记者讲述着塞罕坝精神和各栋望火楼的艰苦情况。讲到动情处,这个壮实的汉子竟热泪盈眶,声音哽咽。

由于时间有限,在每栋望火楼,记者只能与观测员进行简短交流。但就是在这只言片语中,记者感受到了望火楼生活的艰苦和执勤夫妻的奉献。真是无法想象,这一对对夫妻几十年来在杳无人烟的森林中是如何坚守的,又是如何做到在防火期内每天24小时不间断观测汇报的。虽然如今这里通了电、打了井,但当看到他们清晰记录着汇报情况的一本本记录本时,执勤枯燥乏味的生活还是跃然眼前。

暖泉子望火楼的张焕伟是位“林二代”,他刚刚接替一对退休夫妻上岗。张焕伟和妻子是9对夫妻中最年轻的一对,他说,守着妻子,守着家,守着自己出生的林子,就是守护自己的幸福。

暖泉子望火楼。丈夫张焕伟33岁,妻子王薇34岁,他们俩人今年接替了这项工作。

蔡木山望火楼的李福海,43岁,他说,就在这里干到退休了,别人能坚守他也不能服输。李福海养了一个叫大黑的狗作伴。为了排解孤独感,他总在不停地和大黑说话。

蔡木山望火楼。丈夫张福海43岁,妻子朱艳会45岁,还有大黑。

大梨树沟望火楼的王永利,59岁,从年开始守着望火楼。他说,将近30年来,亏欠最多的就是老人和孩子,儿子从上小学开始住校,自己什么也没管上。王永利的父亲已85岁,好在父亲是最早的林业工人,对他的工作能够理解。现在,王永利最大的愿望就是,退休后能回家尽孝。

大梨树沟望火楼,因为树长高了,瞭望台上的视线被挡住了,新楼正在建设。妻子赵桂洁下山进料,当天只有王永利一人坚守。

9个望火楼里,年纪最大的是赵福州夫妻,年他们就在这里了。在将近40年的时光里,他们第一个儿子在望火楼早产夭折,第二个儿子出生后,因为在望火楼与人交流太少,四岁才会说话。赵福州退休之际,领导找他谈话,说接班人一时找不到,他的业务好,让他再留几年,他答应了下来。他对记者说,自己已经舍不得离开了,看着当年一人多高的小树一天天长成参天大树,心里舍不得扔下这份工作了。

天桥梁望火楼。丈夫赵福州61岁,妻子陈秀玲59岁。

赵福州还买了一面国旗,在重大节日时,他都要和老伴一同把国旗升起来,他说,这国旗在林海里一飘,心里就觉得都值得了。“国家现在对生态建设这样重视,我做的就是最有意义的事。”赵福州说。

在每栋望火楼里,记者和每一对夫妻都有着聊不完的话题。抵达这一栋,下一栋望火楼还在等着,只能遗憾地和他们告别,想着下次有机会再深入采访,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下山的车一拐弯,望火楼便隐在了茫茫林海中。回头再望,除了连绵的山和林子,什么也望不到。但是我们知道,山上的那一对对夫妻,正在深情地望着林海,望着山下的家,遥望着一束温暖的目光,有一句亲切的话在耳边响起:“你们很辛苦,很不容易,为防护林木作出了贡献。”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9对望火楼夫妻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责任编辑:李佩达

中国应急管理报新媒体中心编辑:孟德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268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