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茫茫荒原到百万亩人工林海,几代塞罕坝林场人爬冰卧雪、艰苦奋斗,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信念,在高寒沙地上书写了改天换地的绿色传奇,铸就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塞罕坝精神。
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总书记强调,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早在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弘扬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从第一代塞罕坝人服从组织安排上坝开始,一代代塞罕坝人奋斗不息、接力不止,他们最鲜明的特质就是牢记使命,时刻听从党的召唤。年,为了阻隔黄沙蔓延,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响应党的号召,从全国18个省市集结上坝。面对初期造林成活率不到8%的难题,四位林场领导不约而同把家从北京、承德等地搬到塞罕坝,表达出“不绿塞罕坝,誓死不后退”的坚定决心。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在塞罕坝干了13年,在他病逝之后,遵其遗愿,骨灰被撒在了马蹄坑,伴他长眠的那片落叶松林,被称作“尚海纪念林”。正是由于崇高的责任感、使命感,几代塞罕坝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锨一镐、一坑一苗,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新征程上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牢记使命、敢于担当,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以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实绩造福于民。
“渴饮沟河水,饥食黑莜面;白天忙作业,夜宿草窝间。”年以来,塞罕坝人不畏艰苦,坚持“先治坡、后置窝,先生产、后生活”。从“六女上坝”的无悔选择,到望火楼夫妻几十年如一日的漫长守望;从爬冰卧雪石头缝里栽种树苗,到起早贪黑顶风冒雨修枝防虫,塞罕坝人身上处处彰显着艰苦创业的精神底色。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保护与发展长期矛盾和短期问题交织,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总体上尚未根本缓解,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在新征程上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始终保持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迎难而上、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奋力啃下“硬骨头”,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当年,面对荒山秃岭,塞罕坝人坚信“今天有一棵松,明天就会有亿万棵松”,坚持向绿色要发展、向绿色要未来。今天的塞罕坝林场森林繁茂、空气清洁、水源优质,催生出森林旅游、碳汇交易等众多绿色产业,实现了绿富双赢。“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在新征程上弘扬塞罕坝精神,就要坚持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塞罕坝精神为标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来源:求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