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绿色长城
万里生态屏障
一种执着精神
几代人接续奋斗
三北大地“绿色挺拔”的背后
浓缩着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
“三北精神”
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精神之源
内蒙古日报推出
4篇系列评论
激励广大干部群众
大力弘扬“三北精神”
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
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合集来了!
↓↓↓
1一道绿色长城,万里生态屏障;一种执着精神,几代人接续奋斗。前不久,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号召,“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黄沙与绿荫的抗衡,是空间的交锋,更是精神的对垒。40多年来,为了扭转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带来的生态危机,一代又一代治沙人,坚定信念,勇挑历史使命,响应时代号召,站出来、冲上去,在荒芜中播撒绿色,于沙海里种下希望,创造了世界上最大人工造林面积的绿色奇迹。他们为了家园更美、生态更好、绿色更多而躬身奋斗的“身影”,是“三北精神”最生动的注解,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之源。
翻开内蒙古防沙治沙历史,在驰而不息的实践过程中,沙漠建“绿洲”、“绿进沙退”的故事感人至深。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国营新华林场贾玉林,三代接力让绿色梦想郁郁成荫;“治沙女王”殷玉珍不畏艰难、持之以恒,创造了种出7万亩沙漠绿洲的奇迹;苏和十年如一日坚守荒漠,人工种植梭梭9万多株,在额济纳旗茫茫戈壁建起一道绿色屏障……坚定信念久久为功,只问敢勇无问西东,无数治沙人以尺寸之功积累千秋之利,用实际行动把绿色种子播撒在北疆大地,筑起了绿色长城。
美行,有芬芳,自然传远方;善行,有仿效,必然形成效应。新征程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大力弘扬“三北精神”,拿出勇担使命的初心,亮出不畏艰辛的决心,坚定信念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我们有信心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把美丽家园守护得更加美好。
(安华祎)
2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从40多年前,我国启动实施“三北”工程,开始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和生态治理修复,到如今一座绵延万里的绿色长城矗立于我国北方辽阔的疆土之上,三北大地“绿色挺拔”的背后,浓缩着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三北精神”,体现着三北人民不畏艰辛、战天斗地的坚强意志。
不畏苦寒,自得其芳。防沙治沙,从来就不是简单的四个字,而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情况下,一代代三北人不畏艰辛,用心血和汗水浇灌荒漠,用智慧和力量播撒绿色,谱写了一曲曲改善生态、感天动地的绿色壮歌。被喻为“死亡之海”的库布其沙漠已成为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典范;一度严重沙化的科尔沁草原重披绿装;昔日“狂风一起,黄沙漫天”的内蒙古多伦县已成为京津冀地区避暑胜地……防沙治沙的实践经验启示我们,时刻保持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不畏艰苦、不避艰苦,适应艰苦、战胜艰苦,笃行实干、一往无前,就没有办不成办不好的事!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屏障构筑得更加牢固”,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国“一盘棋”中,“三北”工程举足轻重。—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设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是推动“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动员令: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越是紧要关头、关键时刻,越要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不畏艰辛的顽强意志。在新征程上大力弘扬“三北精神”,拿出“不以事艰而不为,不以任重而畏缩”的锐气勇气,激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壮志,锚定目标、笃行不怠,“绿进沙退”新奇迹必将层出不穷、接续不绝。
(籍海洋)
3世间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没有轻而易举的光芒,防沙治沙尤其如此。俯瞰三北大地,从茫茫沙海到片片绿洲,从点沙成金到绿富同兴,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坚守和付出。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为了绿色梦想,“塞上愚公”董鸿儒从18岁到80岁,一辈子执着于种树一件事情,硬把荒山变成林海;从“死亡之地”到“沙漠绿洲”,宝日勒岱等几代治沙人驰而不息、不懈接力,在毛乌素腹地镌刻绿色奇迹;从“治沙”到“减贫”再到“创造生态财富”,库布其治沙人不惧风沙遮望眼、甘做大漠播绿人,一年接着一年干、一步紧着一步探,开出中国良方、绘就全球样板……在祖国北疆,一代代治沙人百折不挠战黄沙、持之以恒护青绿,以超乎想象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苦干、实干、巧干,久久为功,构筑起一道道绿色屏障,拼接出一条条绿色长廊,将“三北精神”的不朽丰碑牢牢地矗立在广袤的内蒙古大地上。
“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防沙治沙是一个滚石上山的过程,稍有放松就会出现反复。锁黄沙、添新绿,内蒙古义不容辞;筑屏障、稳生态,内蒙古重任在肩。坚决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需要我们把“恒”字深深印刻在防沙治沙的基座上,保持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毅力、“滴水石穿、绳锯木断”的韧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一锤连着一锤敲,把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不可破。
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事关我国生态安全、事关强国建设、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防沙治沙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反复性和不确定性,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需要更多当代愚公、时代楷模,需要每一个内蒙古人赓续弘扬“三北精神”,笃实久久为功的坚守,巩固绿、提升绿、转化绿、拓展绿,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让一道道“绿色长城”保护家园,让一个个绿色传奇惊艳世界。
(哈丽琴)
4“三北”工程建设是同我国改革开放一起实施的重大生态工程。回顾40多年来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铸就了‘三北精神’,树立了生态治理的国际典范”。
如果精神有颜色,那“三北”工程绵亘千里的绿,一定是其中的一种。“三北”工程从理念到构思,从蓝图到实景,让我们见微知著,以小见大,能深刻感受到绿色之变背后的中国决心,而贯穿其中的思想精髓,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中国智慧。三北人民创造的“中国绿”在一次次赢得世界掌声同时,防沙治沙的“中国方案”也正走向世界,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在三北人民眼里,树就是精神的象征,树在、人在、精神就在。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从寸草不生到绿浪滚滚,一代又一代三北人民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在祖国北疆构筑起一道道绿色长城,也铸就了一座座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精神丰碑。“三北精神”、塞罕坝精神、右玉精神、白二爷沙坝精神……这些“绿色精神”蕴含的精神内核都叫中国智慧。
防沙治沙是生存问题,也是发展课题。京津“风沙源”变成首都“后花园”、“沙窝窝”变成“金窝窝”,一幅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绿色画卷背后,贯穿始终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三北人民在防沙治沙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治沙与致富共同实现的双赢之路,谱写出人沙和谐、沙里淘“金”的新篇章。
人与沙的角力是漫漫征途。在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上,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大力弘扬“三北精神”,扛起内蒙古担当,朝着正确方向,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以滚石上山、不进则退的恒心和韧劲接续奋斗,我们定能创造新时代防沙治沙的新奇迹。
(袁宝年)
来源:《内蒙古日报》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