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尚小作家唐一峰爱绿护绿,塞罕精

爱绿护绿,塞罕精神代代传艾尚小作家青岛市榉园学校五年级唐一峰指导老师:于凌绿是生命的象征,绿代表了希望。习总书记说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啊,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去年夏天的塞罕坝之行,深深地震撼了我。在塞北高原上有这样一片神奇的地方,它曾经飞沙走石、荒无人烟。如今它已成为了林木茂密、水草丰美的森林,是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这里就是塞罕坝。置身于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大片大片的树木姿态万千,七星湖畔风光旖旎,静谧秀丽,仿佛进入了梦幻的世界。走进塞罕坝展览馆,一块块展板,呈现着塞罕坝艰苦创业的历史。那一刻,我被塞罕坝的人和事感动得泪流满面。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今满目葱茏的森林,曾经却是一望无际的大漠。是塞罕坝人战严寒,斗酷暑,硬是靠自己的双手一棵棵种出来的。几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变成了今天的莽莽林海,可谓人间奇迹!我们不能忘记当年的治沙英雄。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他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塞罕坝,在病情危重时,这位塞罕坝的开拓者和建设者一再叮嘱家人将他的骨灰撒在塞罕坝的林海。“生是塞罕坝人,死是塞罕坝魂”,这是塞罕坝人至死不渝的精神。我们也不能忘记那些日夜坚守在塞罕坝的劳动者。陈锐军、初紧梅夫妇,他们在人迹罕至的防火瞭望塔上,坚守了十几年;六女上坝绿化荒原的故事,催人泪下。他们喝雪水,吃野菜,忍受着夏天的蚊虫叮咬和冬天的严寒,却从没喊过苦、叫过累。还有那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建设者,他们毫无怨言地把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塞罕坝的山山峁峁。“一次塞罕行,一生塞罕情”。我震撼于这万亩松涛,更折服于塞罕坝人爱林护林的精神。那是他们“绿了青山白了头”的忠诚奉献;那是一代代人“一年四季长在树林里”的苦干坚守;那是“每棵树都是一个生命”的生态深情。我们也许不能成为造林不断、护绿不止的“生态卫士”,却可以成为像塞罕坝人那样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积极行动者,成为生态文明乐曲的演奏者。让我们拿起绿色接力棒,做新时代爱绿护绿的先锋,以实际行动绿化家园,为祖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愿环保理念根植心中,让塞罕坝精神,代代相传!转载请注明出处

艾尚阅读,惠泽心灵;

艾尚写作,完美人生!

往期精选

于凌

父爱如果

于凌

写给我的母亲

于凌

最是喜爱滴水莲

于凌

青岛的冬天

于凌

那就是你,永远飘扬的党旗

百年征程颂辉煌——第二届“艾尚·青岛杯”全国青少年征文大赛完美收官

国旗,与生命同在!——写在开学第一课

“大手牵小手——走进春天”诗文诵读会暨艾尚阅读写作中心年会精彩瞬间

“冰凌文学”原创作品征稿启事

赞赏作者,鼓励原创

赏金全部返还小作者

给小作家们点个好看吧~▼

冰凌文学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89.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