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nvrenjkw.com/nxzx/4234.html
年5月13日宣讲人:高三11班欧阳毓蔓高一9班钟华冰
材料来源:学习强国原载于央视新闻客户端
赛罕坝,万亩林海,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
可谁又能想到,半个多世纪前的这里,竟是一片“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景象。
树,在塞罕坝是最平常的东西,也曾是最稀罕的东西。清朝晚期,国势渐衰。毗邻承德皇家园林和狩猎地的塞罕坝被开围垦荒。树木被大肆砍伐,原始森林逐步退化成荒原沙地。上世纪60年代初,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国家仍咬紧牙关,下定决心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
年,人肩负使命,豪迈上坝。他们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人是刚走出校园的大中专毕业生。
“天当床,地当房,草滩窝子做工房。”塞罕坝最初的建设者们并无固定住所。生产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工作热情丝毫没有受到影响。短短两年时间里,他们便种下亩落叶松,然而成活率却不到8%。
年的春天,林场职工集中在三面环山的马蹄坑,连续大干3天,在亩荒地上种满了自己精心培育的改良后的落叶松幼苗。20天后,奇迹出现了!96.6%的幼苗开始放叶!10年后,60多万亩树木让荒山换了人间。
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颁给了他们——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
塞罕坝,意为“美丽的高岭”。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更多的塞罕坝,需要千千万万塞罕坝林场建设者那样的践行者、推动者。
让我们继续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以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阔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金朱校区高三11班欧阳毓蔓同学宣讲
石林校区高一9班钟华冰同学宣讲
摄影
思教处
审核
凌禹
排版
信息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