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精神植根于承德塞罕坝万亩的土地,源于成百上千名塞罕坝务林人的奉献奋斗,成长于塞罕坝日益辉煌的绿色事业之上,是几代塞罕坝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结而成。
塞罕坝溯源塞罕坝是蒙汉合璧语,意为“美丽的高岭”,她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最北部的围场县境内。历史上,这里就是地域广袤,树木参天,辽金时期被称为“千里松林”。
塞罕坝肇建新中国成立后,林业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和科学的规划设计,年2月,决定建立林业部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确立了四项建场任务:(1)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产中、小径级用材;(2)改变当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为改变京津地带风沙危害创造条件;(3)研究积累高寒地区造林和育林的经验;(4)研究积累大型国营机械化林场经营管理的经验。
塞罕坝涅槃
60年代的塞罕坝,集高寒、高海拔、大风、沙化、少雨五种极端环境于一体,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建设者们,通过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在万亩的总经营面积上,成功营造了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80%,林木总蓄积量达到万立方米,塞罕坝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营造起了全国面积最大的集中连片的人工林林海,谱写了不朽的绿色篇章。
塞罕坝精神内涵
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她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
承德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将塞罕坝精神植入灵魂血脉,奋力开启新时代生态强市魅力承德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来源:承德发布
编辑:刘力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