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考察一个项目,大概位置是在承德围场,对方发来位置,大体看了一线路线,一大早便和朋友开车出发了。
车子在高速上飞驰,我们一边感慨祖国的大好河山,一边谈论着当年紫禁城的后花园和猎场。不知不觉开进承德境,下了高速,进入国道,一座座海拔并不高的山丘在眼前此起彼伏,山丘上的植被高低不一,有些凌乱。车到龙源路右转进入四御道,路边或者山丘上一些标语提示已经进入塞罕坝了。
出发前只知道去围场,并不知道围场就是塞罕坝,看着标语突然想孩子学校让孩子们背诵红色精神,里面就有塞罕坝精神。孩子理解不了塞罕坝精神,我上网查了资料和孩子解释,塞罕坝精神是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科学求实和开拓创新为支撑,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为价值取向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她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孩子似懂非懂,我也简单理解为就是大面积的植树造林,荒漠变绿洲的奋斗历程。因为此时我们看到是稀松的树林和半荒漠化的沙丘。
车子在山丘间穿过,大大小小的村落在山丘间铺展开来,整洁中透着雅致,像是江南的水乡。到了防火检查站,检查车辆、上交火种、登记备案,便进入林区了,在我们来的前几天华北北部刚下过一次大雪,平原上的雪几乎全部消融了,这边山丘的背阴侧还有好多积雪。随着汽车驶入,我们仿佛进入了丛林,道路两边的树木也越来越高大茂密,区别于原始丛林,这边的树木比较规矩,之所以用规矩这次词,只是感觉这些树木仿佛一个个士兵,排列在山丘,高个子的一排,稍矮点的一排,后来了解才知道,这些树木定时都会进行修剪,同时不同树龄的树木也在有序的更迭。
望着这一片片的山林,一眼望不到头的树木,我不仅感叹,不来塞罕坝是理解不了塞罕坝精神的。我们只从书本上或者网络上知道年原林业部从全国24所大中专院校调配了名毕业生,和河北承德当地名干部、工人一起,组建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将荒原沙地变成万亩的林海,同时塞罕坝精神也诞生并深深植根于这万亩的土地上。
当你置身其中,看着这一眼望不到头的山林和数不清的山丘,你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在不远的60年前这里被荒漠、流沙占据,到处是荒山秃岭,更想象不短短几十年,这里变成了为京津地区阻沙源、涵水源的绿色海洋。当你置身其中,你才能理解什么是艰苦奋斗、什么是坚韧不拔、什么是永不言败。眼前林场的每一棵树木就是每一位林场人奋斗最好的诠释,诠释了青春、汗水甚至是血肉之躯。
这次行程安排比较紧张,未能真正融入林海,未能切实感受塞罕坝,以后要找机会好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