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里的星星,你见过吗

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

对世界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构成严重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

受影响人口最多

风沙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

沙区群众生产生活饱受风沙侵袭

长期以来

通过不断健全防沙治沙法律法规

实施重点工程治理

强化荒漠植被保护

我国荒漠生态系统保护成效显著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中国创造了荒漠化治理的“绿色奇迹”

让我们透过卫星

从各地荒漠被绿意浸染的过程

一起感受

这些年来我国为荒漠化防治做出的努力

沙海披绿装,荒漠焕新颜

在河北承德北部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端

一片翠绿引人注目

这就是面积达万亩的

塞罕坝机械林场

年6月15日塞罕坝卫星图

半个多世纪以来

肩负着

“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神圣使命

三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

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

营造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

为阻滞浑善达克沙地南侵

构筑起一道牢固的绿色屏障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恶劣环境

不复存在

卫星镜头下看宁夏灵武白芨滩

一道东西长47公里、南北宽38公里的

绿色长廊映入眼帘

年11月1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沙漠公园卫星图

边缘地区仅存的沙区

成为人们了解这里生态变迁的对照区域

草方格“治沙魔方”

和五位一体治沙模式的综合运用

使这片60年前寸草不生的荒漠戈壁

如今变身绿洲肥田

黄河、银川河东地区的生态安全也得以保障

“天然避暑地、北京后花园”

20年前沙化面积达87%的

内蒙古锡林郭勒多伦县

或许难以想象今天它会被人们这样称赞

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部

多年来多伦饱受沙尘困扰

更成为京津风沙源

从年开始

多伦大力推动风沙治理工程

启动百万亩樟子松造林项目

森林覆盖率从6.8%增长到近40%

大片荒漠变身绿水青山

实现绿色“巨变”

年6月2日内蒙古锡林郭勒多伦县卫星图

沙能“生绿”,更能“生财”

各地在生态治理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不仅让昔日荒漠焕发新颜

也带动荒漠产业的发展

让沙不仅能“生绿”,更能“生财”

凭借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

荒漠化土地也能变身新能源“蓝海”

使用卫星地图对西北地区进行观测

可以看到地面上一块巨大的圆形光斑

这就是位于甘肃省敦煌市的

首航高科敦煌兆瓦熔盐塔式光热电站

敦煌光热电站卫星对比图

在这片戈壁滩上

1.2万面“超级镜子”呈同心圆排列

如同向日葵般追逐着太阳

将万束阳光汇聚到中央的集热塔上

由此转化成的电能

正输往全国各地、千家万户

内蒙古自治区的库布其沙漠里

一匹占地多万平方米的沙漠“骏马”

横卧其中

这是位于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中

由20万光伏板组成的“骏马”电站

国投电站卫星对比图

“骏马”不仅能发电

还有效“庇护”着脚下的这片荒漠

降低风速、留住水分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以最大化发挥

在防治风沙、利用风沙的过程中

人们也在探索人沙和谐共生的相处之道

经过合理改造

荒漠也能成为

艺术的灵感源泉和生活乐土

创造显著的经济价值

作为抗击着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的

桥头堡

甘肃民勤在长期与沙较量的过程中

也用智慧“与沙共舞”

在民勤摘星小镇

沙漠景观与雕塑艺术有机结合

别有一番风味

“手可摘星辰”是对沙漠最浪漫的表达

吸引着如织的游人

民勤摘星小镇卫星对比图

没有一个地方夜晚会比沙漠星空更亮

腾格里沙漠腹地

中卫星星酒店

犹如一颗孤独的星星坠落其中

散发出耀眼的光彩

星空与沙漠的浪漫组合

为游客提供了新的旅游打开方式

也为各地发展荒漠旅游产业提供了新思路

中卫星星酒店卫星对比图

既要荒漠变绿,也要沙里淘金

通过不断加强防沙治沙工作

大力发展荒漠产业经济

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我国正不断探索

荒漠化治理的“中国方案”

也将继续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探索新路

来源:共青团中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741.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